
近日,202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(ARWU)正式发布,中国内地多所“双非”院校(非“985”“211”高校)表现亮眼,首次进入全球1000强榜单,展现了地方高校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影响力上的显著提升。
新晋全球1000强的“双非”院校
本次排名中,以下“双非”院校凭借突出的学术表现成功跻身全球801-1000名区间:
广西师范大学(全球701-800名,中国内地151-173名)
安徽师范大学(全球801-900名,中国内地174-195名)
东莞理工学院(全球801-900名,中国内地174-195名)
华北水利水电大学(全球801-900名,中国内地174-195名)
沈阳药科大学(全球801-900名,中国内地174-195名)
此外,安徽理工大学、中国计量大学、甘肃农业大学、海南医科大学等院校也首次进入全球901-1000名,标志着中国地方高校的快速崛起。

排名亮点:学科优势与国际化进步
从细分指标来看,这些院校在多个领域表现突出:
沈阳药科大学在“师均表现”排名中位列全球876名,展现较高的师资效率;
海南医科大学在“N&S论文排名”(国际顶级期刊论文)中表现优异,位列全球691名;
杭州医学院“师均表现”排名全球601名,成为该区间内效率最高的院校之一。
地方高校的突围之路
这些“双非”院校的进步得益于近年来对特色学科的深耕和国际化合作的加强。例如:
东莞理工学院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,强化工程与技术学科;
安徽师范大学在人文社科和基础教育领域持续发力;
沈阳药科大学以药学为核心,推动产学研结合。

未来展望
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,更多地方院校有望通过差异化竞争跻身世界舞台。此次排名的突破,不仅为“双非”院校树立了标杆,也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。
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